明朝官场里流行一种说法,大家都很怕阎罗,却对海瑞没什么敬意,这个传言到处都是,海瑞一生非常节俭,性格正直,敢于跟有权势的人作对,他去世时连个棺材都买不起,但嘉靖皇帝既对他很生气,又不得不承认他是忠良之臣,像这样特别的人到底为什么会让人着迷?
初入官场立作风
海瑞出身寻常人家,三十六岁那年成功考取举人资格,四十年时被派往福建南平担任教谕职务。他上任之初就展现出与常人不同的行为举止,没有向上级官员行跪拜大礼,而是以拱手作揖代替。他认为学堂是培育人才的场所,与官府衙门有着本质区别。这种不拘一格的处事风格,从一开始就彰显了他特立独行的个性,在当时官场体系中显得格外超然。
淳安任职解民忧
那个年代,淳安当地权势阶层实力雄厚,征收的赋税又很高,普通民众的日子过得十分不易。海瑞主持土地清查工作,同时整顿权贵势力,察觉到富裕家庭与官府串通,隐瞒田产以躲避纳税,结果使得贫困百姓的负担更加沉重。他个人的生活相当简朴,和寻常百姓一样维持生计,自己穿棉布衣物、吃粗茶淡饭,让家人种菜自给自足,并且从不收受任何馈赠。某次胡宗宪之子途经淳安,因接待不周被悬吊于驿馆,海瑞当即将其拘捕,查没其财物,并致信胡宗宪,条分缕析地指摘其过。
怒骂皇帝显刚直
嘉靖四十五年,海瑞获得晋升,担任户部主事之职。当时,嘉靖皇帝沉迷于道术,长期不临朝听政,致使朝政出现混乱。朝中众多官员都噤若寒蝉,不敢提出异议,唯独海瑞撰写了《治安疏》,对皇帝进行了严厉的批评。他在奏疏中直指皇帝沉迷于炼丹访道、不理朝政、横征暴敛,并且明确表示“天下黎民早已对陛下心怀怨愤”。嘉靖皇帝因此十分恼火,但过后又觉得海瑞的才能堪比比干。海瑞这种正直不屈的品格,在封建社会是多么罕见。
巡抚江南惩权贵
隆庆三年,海瑞担任应天巡抚,那会儿江南官场风气很差,当地大户纷纷抢占土地。他一上任就下达《督抚条约》,严令禁止官员们行贿受贿这类坏事。海瑞还敢处置首辅徐阶,徐阶家占有四十万亩田地却不交税,海瑞让他们归还土地,徐阶求情也没用。他实施了“一条鞭法”,将税收制度变得更为简便,因此广受民众欢迎。
一生清贫留美名
海瑞虽然官阶高到二品,但日常开销一直非常节省。他去世后,家中仅剩下十来两银子,甚至不够购置棺木,最终是同僚们凑钱才得以安葬。他确实依照“为官者应当为地方谋利,让百姓得到好处”的宗旨行事,他清正廉洁、关心民众的做法,长久以来一直受到民众的尊敬和追忆。
海瑞精神永流传
当官的人应该时刻把民众放在心上,千万不要只顾个人利益,保持清廉要一直坚持下去。海瑞虽然已经去世了四百多年,他的精神还是激励着后来的人。现在这个时代,我们也同样需要像海瑞那样的人。海瑞的精神在今天的社会里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呢?欢迎大家点赞、分享这篇文章并且留言讨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