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常常琢磨,一位朋友的经历格外引人注目。他的人生际遇仿佛一出戏,按照他本人的说法——"人生如戏,全凭表演"。
我的传奇奶演员朋友小王
小王在电影电视行业里已经工作了十多年,这些年,他一直只能演一些不太重要的角色。不过,在圈子里,他有一个很出名的绰号,叫做“万能演员”。原因是,只要电影电视拍摄时需要临时找演员来顶替,尤其是需要扮演爸爸这种角色的时候,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。
演艺圈奶爸角色的辛酸
去年冬天,北京的寒风非常刺骨,感觉会把人冻僵。那天半夜两点,小王忽然接到副导演的电话,说第二天早上六点要去片场,有个需要喂奶的镜头,原本的演员因为阑尾炎住院了。
那一年小王满三十二岁,他头一回正式当上了"奶爸专家"。他后来讲,当时他手握那个仿真婴儿,目光落在奶瓶里那温热的牛奶上,猛然间就特别思念自己三岁的儿子了
一个动作练了上百遍
最让我钦佩的是小王对待表演的专注态度。他为了把一个看似平常的哺乳场面演绎得真实顺畅,每天工作结束后,都会特意去购买一盒牛奶,接着拿着奶瓶,对着镜子一遍又一遍地练习。从托住奶瓶的姿势,到喂奶时和蔼的笑容,他都仔细揣摩,甚至奶液滴落时细微的表情变化,他也要反复琢磨,力求表现得更出色。
演员的觉醒与感动
去年夏天,在横店拍戏时出了意外。小王当时扮演一位抱着病孩的父亲,拍古装戏。拍摄中途,导演临时增加了一个情节,要求他用手蘸着蜂蜜喂孩子。连续拍了好几次,负责找替身的剧组人员突然发现那个小演员发高烧,体温一直降不下来。大家正不知如何是好,小王立刻放下手头工作,抱起孩子就往医院冲。
后来发生的事情很不顺利。小王去了医院,忙着去排队领号,又去找医生,前前后后都照顾着孩子,一直守在旁边,直到孩子的情况好转。等回到工作团队,他又马上开始工作,一点也没有因为之前耽误了工作而抱怨,靠着这种踏实和责任感,顺利地完成了剩下的工作,也获得了同事们的好评。
剧组那些温暖的小事
这次事情之后,主创团队认真讨论过,特意授予他“最佳勤勉奶爸艺人”的荣誉,这个荣誉既肯定了他近期的表演,也赞扬了他的认真态度。
小王表示,他一直记着在医院走廊的经历,当时导演拍了拍他的肩膀,对他说了那样一番话:等到你能体会他人孩子的感受时,你的表演才算真正站稳了脚跟。这番简短的言语,仿佛重重的敲打在他的心上,令他对表演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领悟。
如今的小王还是经常往来于各个影视摄制组,不过他扮演的人物形象正慢慢从经常当爹的角色,转变为给人带来温情的成熟男性。他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刚结束拍摄的《父亲的微笑》的相关内容,通过那几句话和图片,似乎可以察觉到他在这部戏中的用心和进步。观察这些情况之后,忽然意识到,表演者特别感人的表现,常常不会只发生在电视或电影里,而是通过这些看起来并不重要、甚至很小的角色变化来体现出来。这种变化,好比一条条小溪,虽然不很显眼,却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打动人,让人看到表演者在艺术生涯中持续尝试和进步的痕迹。
倘若你也被这个简短故事触动,请为这位用心生活的艺人点赞。是否有人也在普通工作岗位上演绎自己的经历?诚邀大家在留言区谈谈。